五一劳动节假期结束,雕龙医学翻译的小伙伴们马上恢复到繁忙且充实的工作节奏。多个客户的项目在同时进行中,包括强生、阿斯利康、默克雪兰诺、Cytiva、诺华、IQVIA、赛诺菲、再鼎医药、罗氏、武田和勃林格殷格翰等管户的多个项目。较大的项目是强生公司的疑似严重不良反应报告项目,英译中,总字数约 16 万单词。小伙伴们非常给力,在四个工作日内完成了翻译和审校工作,并顺利地以高评分通过了客户抽检。本项目已经持续了半年,但仍处于磨合阶段,后续顺利的话,将会放量到现在的三倍以上。
回想接手此项目之初,客户未能提供术语库和记忆库,甚至没有提供该项目的《翻译指南》。客户只提供了之前的几篇样例译文,其他一概没有。从样例译文的情况来看,之前的翻译问题特别多,比如:1.术语译法不一致,未使用 MedDRA 术语表;2. 相同原文的译法不一致,甚至可以说是混乱,同一个句式存在多种译法;3. 许多关键术语和惯用语的译法不够专业或有明显错误;4. 译文的可读性比较差。
好在我们之前翻译过 IQVIA 的同类项目,对此类文件的特点非常了解,也有之前的术语和语料积累。于是我们就把 IQVIA 同类项目的术语库和记忆库搬过来借用。同时根据客户提供的样例文件,提取术语,总结客户的特别要求,包括译文的行文格式。慢慢起步开始翻译,逐步摸索客户的各方面具体喜好。几篇报告之后,逐步获取了客户的信任,目前已经进入了逐步增量的阶段。
因为报告的填写人是临床医生,填写时间紧张,所以这类报告的原文往往存在不少的字词和语法错误。而这类报告的翻译,要求时间周期短,还要准确。所以为译员和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就特别高。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弄懂并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,能够准确表达报告撰写人想表达的意思。
要想做好这样的项目,专业基础、语言能力、合理的流程设计、仔细认真的态度、高效的 CAT 工具、强大质量检查工具和规则库、专业团队的磨合,这些要素缺一不可。